区块链技术下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
作者:dqwlunwen
分类:经济管理
时间:2022-03-09
关键词:
职称论文发表,职称评审,
期刊投稿,经济管理论文发表
针对现存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可验证性、安全开放性等特点,提出了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架构和运作流程,采用去中心化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让更多的供应链节点企业参与进来,提高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透明度,重塑信用机制,建立互信共赢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供应链管理;去中心化;供应链节点企业
0引言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对工作流、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协调与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1]。理论上的供应链结构并不复杂,但随着市场发展,供应链节点越来越多元化,不同元素间的互通效率逐渐降低,如何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而伴随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区块链技术凭借去中心化、可验证性和安全开放等特点得到广泛关注。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引入区块链技术对研究提升供应链运营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现存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末端用户个性化需求越来越突出,区域跨度越来越大,市场对响应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原本这样一个多层级的网络链条上,来自多方的信息相互交错,关系错综复杂,核心企业不能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协同难度越来越大,仅仅依靠一个核心企业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体系中进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显然易见。
1.1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的掌控不足
尽管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主导的战略联盟关系是供应链关注的重点,但战略中的合作伙伴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核心企业在企业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对供应链的实际控制能力有限,特别是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约束或规范时,容易导致矛盾滋生、冲突显现、成本攀升、效率下滑等现象[2]。同时鉴于加工制造等供应链中间环节与研发设计、品牌管理等两端环节关系松散,各利益主体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弱化了产业整体竞争力[3]。
1.2数据信息不够透明化
供应链中参与者众多,每个节点将产生数以万计的数据信息,而节点之间虚拟的壁垒导致各节点间对工作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信息情况掌握不对称,形成信息孤岛,不仅影响业务活动的效率,无形之中还提升了供应链潜在的风险。但有效的信息共享是需要建立在隐私安全的基础上,例如对财务信息、交易信息等敏感信息的管理。因此,如何既保证公开信息的开放性,又保护敏感信息的私密性,都对数据信息透明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3供应链信息难以全程追溯
随着市场需求升级,末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对消费者而言,产品从源头至终端信息的全流程追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了其需求。而供应链众多节点之间存在多重复杂交易,且各节点的地理位置分散,导致交易信息繁杂冗长。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统一收录,并实时进行反馈,这对庞大的供应链系统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1.4信用机制不够完善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对市场需求进行快速响应,最终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市场竞争能力。要达到此目的,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培养企业间的信任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4]。但鉴于目前供应链信息安全尚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各节点为了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不愿对信息数据进行共享,信息的不对称性愈加明显,导致信用机制无法得到完善。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架构
我们发现目前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汪传雷,等[5]也曾提出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物流信息资源管理在主体、交易机制和智能合约方面存在耦合关系,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相关复杂性问题,以下分别对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参与主体、体系架构和运作流程方面进行设计。
2.1参与主体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末端参与者。供应商通过提供原材料生产信息形成原料链,制造商通过提供产品采购信息、生产信息形成生产链,分销商、零售商和末端消费者通过提供流通销售信息形成销售链,通过区块链技术将这三者链条整合起来,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进行身份验证,认证通过予以授权,共同对链条上的信息进行管理;针对身份验证成功的末端消费者则予以追溯的权利,实现产品追本溯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