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
作者:dqwlunwen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24
关键词:
职称论文发表,期刊论文,
职称论文,教育论文发表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当前中小学教育开始关注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小学教学。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思维的学科,其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注重自身思考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形成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希望能够给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养成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这门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材中也存在着大量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点。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意识到如果仅仅只是讲解这些知识点,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的。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掌握,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推动我国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1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原因来自于长期的灌输式教学,以致于学生无法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也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少教师仍将知识传授当作自己的首要教学任务,不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又过于依赖教师,认为顺着老师的步伐走总能考个好分数。此外,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使得小学生都要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不得不将课余时间也用来做作业、做练习,小学生根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只能机械式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以致于慢慢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2过分强调“权威”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的另一弊端就是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如果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进行问题的思考,则会马上否定学生。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会被削弱并慢慢丧失。
3过分注重教学大纲和既定教学计划
每个学科都会按照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而有些教师将教学当做一种任务,全然不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是否能够接受,就按照教学大纲和既定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提问,就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完就算完成任务了。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自然就不会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以致于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意义重大
随着当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教师意识到独立思考能力作为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重视。素质教育的提出更是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而独立思考能力就是当中的一项。小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其创新思维和能力也有着重要影响,要知道,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较高,尤其是需要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讲授基础知识和内容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从自己所在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探究数学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元素,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
1创设以学生为主角的民主式数学教学环境
实际上,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意识到当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更加无法满足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需求。那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灌输式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过于被动,以致于课堂氛围过分沉闷,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为此,如果想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就必须转换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多提问,多引导,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自己跟随着学生的步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得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举个例子,在教学计算题目“2+2+2+2=8”的过程中,教师就不能自己一味的讲解,而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方法进行计算,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