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三有三实”人才培养特色的探索实践
作者:dqwlunwen
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20-11-18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论文,
著作出版,农业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摘要:新时代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和新任务。中国畜牧业在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诸多严峻问题,更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实践、实用、实干”高素质、高科技人才是当前动物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围绕“三有三实”具体内容和如何实施“三有三实”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动物科学;三有三实;人才培养
为了正确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战略,助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新时代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目前,中国畜牧行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产业竞争力、产品安全、环保和技术模式不成熟等严峻问题[1]。因此,在这种关键状态下,更是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2]。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高科技人才是当前动物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最终实现“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实践、实用、实干”(三有三实)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将顺应时代高等教育和行业要求,下面将针对“三有三实”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1什么是“”三有三实”“三有三实”指“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实践、实用、实干”。有思想,是有马克思主义指导、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是人才培养的方向性要求;有能力,是有专业素养、具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是人才培养条件性要求;有担当,是有自觉肩负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情怀,是人才培养能动性要求。实践,是从人才培养课堂主阵地要求出发,要求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用,是从社会对人才类型要求出发,要求培养出的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给行业带来效益;实干,是从学生个人事业追求出发,要求具有躬身探求精神,永远保持勇于进取的面貌。
2如何实施动物科学“三有三实”人才培养
2.1树立“三有”(有思想、有担当、有能力)思想理论,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针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有思想、有担当、有能力”三有思想理论,设计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三个职业锚”:“科学家”,引导学生立足河北、面向国内外,通过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到国外研修,最终培养成为各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业务骨干,最终培养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技术总监、高级管理人员或双创企业家;“政治家”,面向国家和省、市、县行业主管部门输送优秀公务管理人员。
2.2构建“三基”(专业基本知识、工作基本能力和综合基本素质)培养课程体系
紧紧围绕国家人才创新战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针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打破具有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弱等缺点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3],进一步改进培养方案,组建新型创新培养体系。以“完善知识结构,夯实专业知识;强化实践能力,拥有真实本领;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为指导[4],制定学生课程体系学习内容,并通过教学与科研,科研与企业相结合,落实“三基”课程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大学实践教学全程化,实践教学形式多元化,实践教学内容综合化,以满足畜牧产业链转型升级和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发展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紧迫需求。时刻关注畜牧领域的发展动态,吸取国内外名校的线上和线下优秀教学资源,及时补充并更新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开设跨学科课程,促进学生以自主创新型学习方式吸取知识;充分利用校内外产学研基地,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提高科学素养。
2.3培养“实践、实用、实干”三实创新人才
“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从人才培养课堂主阵地要求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软硬件结合,构建校企联动型“两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全社会双创的大环境,合理利用公司“硬”件(基地齐全的产业链)和高校“软”件(人才资源)以及政府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软”件、“硬”件有机结合。“实用价值”(社会需求与个人能力结合),从社会对人才的职业发展需求出发,要求学生能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给用人单位带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