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农业自主创业
作者:dqwlunwen
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22-03-28
关键词:
职称论文发表,职称论文,
职称评审,农业论文发表
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农业现代化发展人才短缺等问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表明:当代大学生农业自主创业中主要存在就业观难以转变;农业自主创业意愿不足;非农专业学生对农业相关领域知识了解不深;对我国当今农村发展现状不清楚;大学生农业自主创业成功率较低。然后,提出重点从教学实践着手,应提高大学生农业自主创业的意愿,并在创新创业部分增加农业创业相关知识,注重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农业自主创业
1大学生农业自主创业的案例分析
本文基于甘肃农业大学和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线上线下对两校区共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86份。由实际调研表明农业院校的学生对农业相关专业知识虽然有所了解,但是就业观念还是难以转变,在农业创业方面的意愿不强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的学生缺乏农业知识,且对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不了解。总结,不管是农业院校的学生还是非农业院校学生,对如何在农业创业方面取得进展都没有信心,目前多方实际案例的失败表明大学生农业自主创业成功率不高。
1.1大学生就业观难以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很容易看出,经济增长的速度较以前有所减缓,这会直接导致市场上的就业需求减少,整体就业水平会下降,但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学生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就业人数只增无减,就业需求供给矛盾非常突出,部分学生面临难就业的状况。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有: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够,在就业方面存在严重的从众心理;对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也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没有运用于实践,且对市场实际状况并不了解;创业者的自身素质决定其对整个市场变化中的敏锐性,从而快速找到创业方向,并最终获得成功,很多大学生不重视创业,部分学生觉得创业与个人经济条件成正比,所以导致在创新创业方面个人素质储备不够,创业能力有限。
1.2大学生对于农业自主创业意愿不足
大学生普遍以事业单位、国家公务员等有编制的“铁饭碗”为就业目标,认为农村的硬件和软件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无法真正地将科学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工资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关系僵化,限制个人发展。追求大都市、追求新科技的环境及追求物质是很多毕业大学生的选择,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宁愿选择留在城市就业,也不愿回到农村,农业创业意愿更不明显。当前虽然政府已经给予农业创新创业诸多优惠政策,但是很多政策基本没有落到实处,没有考虑到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特点,更不能考虑到大学生农业创业所能遇到的困难以及所需要的资源条件,导致许多农业创业失败的案例。
1.3对农业领域相关专业知识不了解,对农村实际发展情况不清楚
农业自主创业就是要真正涉足农业领域,需要具备农业相关专业知识,很多大学生都是非农专业,平时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关注较少,如果选择农业自主创业会比较艰难。大学生在校期间农业生产方面管理经验不足,部分学生也不具备农业创业所需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尤其是非农专业的大学生对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农村的认知程度不够,对农业自主创业的了解更不深;对农村人的特点不了解;对农村的资源、环境、气候、生产形式、经济模式等不了解;对农村有关法律和相关扶植政策、优惠政策了解不够深入;对各地区农村的优势产业、农业体系及市场行情情况不清楚,对目前农村现状及未来发展一无所知,不能很快找到正确的创业方向。
1.4大学生农业自主创业成功率低
目前对创业意愿强烈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多次创业也都失败,究其原因,高校创业教育缺失,有创业意愿,但是创业能力不足。学校教育计划中基本都涉及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课程,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很少,学校对大学生这方面的锻炼不够重视,指导老师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大学生在校期间只能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社会交际范围窄,而创新创业的各方面都需要广泛的关系圈。创业初期资金需求较大,创业融资渠道、社会人脉关系狭窄,融资困难。加之不了解各种农产品市场运销渠道,生产的农产品无法销售出去,入不敷出。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农业经营需要具有多元化思维,促进农业综合发展,实现最大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