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差别状况与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dqwlunwen
分类:政法论文
时间:2021-12-29
摘要:在完成消除绝对贫困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后,城乡差别仍是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之一,农村居民整体上仍处于低收入阶层。因此,我国今后重点是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包括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推进城镇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保障,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从而加速缩小城乡差别。这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
关键词:城乡差别;基尼系数;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1)05-0082-14
《城市发展研究》杂志是国家级专业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94年创刊以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立足专家学者,面向城市决策者,架起专家学者与决策者之间的桥梁,为城市的健康发展而奋斗。
2020年底,中國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基本控制疫情大流行的国家,率先实现了国民经济正增长,同时如期完成了按现行标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取得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更显困难的农村脱贫攻坚成就,从而使我国社会上升到全面小康水平,进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诚然,我国今后将主要面对且必须逐步消除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即消除农村居民收入仍然普遍低于城镇居民的相对贫困。换言之,在“十四五”及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在持续推进经济发展中加快消除城乡差别,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任务,否则中国相对落后的农村居民收入可能成为新时期国内外循环畅通的障碍点,也不可能顺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所强调,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别较大[1]。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促进包括广大农村居民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相对平衡的城乡协调发展、相对均等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长到2020年的32189元;持续推进的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贫困群体的收入有了实质性提高①,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这是中国改革发展中的扶贫奇迹。从整体看来,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已经形成几亿人(有人估计约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②,也有一小部分群体进入了高收入阶层,但仍有相当比重人口是低收入阶层。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仍呈典型的中低收入者占主体的发展中经济特征[2],特别是在城乡比较中可以清楚看到,农村居民整体上大多处于低收入阶层。本文拟进一步讨论城乡差别及相关问题③。
一、中国现阶段城乡差别仍旧较大
那么,现阶段的中国城乡差别具体程度如何?具有怎样的特征?首先,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绝对水平都在增长中,但差别在扩大。2000年以来,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量或者收入水平都有了大幅度增长,这是中国经济总量增长在居民收入上的表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之一,也是中国社会大局基本稳定的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从2000年的2282.1元增长到2019年的1602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3.22倍;同期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从6255.7元增长到4235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3.47倍④。城乡居民的收入都同时增长,不是一个增长一个停滞或者下降,即城乡居民收入在经济发展与改革中同向增长,甚至许多年份农民收入增长还略快些。有人猜测说中国贫困阶层的收入水平绝对下降,因此贫富两阶层收入变动趋势类似一个K形。这不符合实际。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形象图表示,则宁可大致称为“倒F形”(如图1所示)。这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稳定正向力量。当然,城乡居民收入并不是同比也不是同量增长,二者基数有别,增长速度不同、增长结果也不一样。总体上其绝对差别是扩大的:在2000年,城乡平均收入相差3973.6元,到2019年则扩大到26338元,差别扩大5.6倍。如果再考虑城镇居民享有的医疗补贴、教育补贴等,实际上的城乡收入差别可能更大些。
其次,中国各省区市城乡差别有差异且普遍较大。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城乡差别程度普遍较高(如表1所示)。以城乡收入比为指标,2013年最高的甘肃为3.56,其他各省区市中此指标在2—2.5的有河北、上海等10个省区市,大于2.5小于3的有北京、山西等14个省区市,而云、贵、藏、陕、甘、青6省区的城乡收入比均大于3,城乡差别程度次高,只有天津一市的城乡差别低于2⑤。到2019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农村居民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有所改善,但云、贵、甘3个省的城乡收入比仍然大于3,其中甘肃仍高达3.36。其他大于2.5小于3的地区仍有北京、山西等12个,在2—2.5的有河北、吉林等15个,仍然是只有天津一市低于2。如果按全国抽样调查形成的较高平均收入比来划分,有近三分之一的省区市高于平均值;而如果按30个省区市(不含天津)的简单平均收入比来划分,则近一半的省区市都高于平均比率值;如果按通常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划分,各地区的城乡收入比率分别为2.29、2.34和2.72,符合逐次扩大的规律,其中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也达到2.29倍,像北京、上海这些最发达地区的城乡收入比率,也都高达2—3倍之间。